第(1/3)页 看到这位也出来凑热闹,陈钢有些生无可恋,刚才的伤感都冲没了, “刘大爷,您老就别笑话我了,不管咋说,我也是个客人吧?” “呵!” 刘大爷一摆手, “看着你受这窝囊气,我都不如没有你这个客人,钱没少花,肉没吃着,这样的媳妇儿还能要? 你姐说不行我还不信,下回有人介绍,你可好好看看吧,你咋不喊你姐回去给你掌掌眼,你说说,一母同胞的姐俩儿,咋就能差这么多呢?你这脑子都让你姐抢走了?” 这下,不光许知桃忍不住,许永清也忍不住的想笑了, “大哥,你认识这个兄弟啊,那你是得劝劝,这钱花就花了,但是这样的人啊,可千万别娶回去,暂时受气,和天天受气,自己受气和全家受气,那还是不一样的。” 许知桃捂着嘴,肩膀抖个不停,亲爹哎,你是真知道怎么刺激人的,再说下去,那陈钢同志就真的要找个地缝钻下去了。 闹了一会儿,三个人告辞出来往回走,天色刚蒙蒙黑,离“闹鬼”的时间还早着,想着空间里头那还没有影儿的房子,许永泽就有点儿着急, “要不,去旧货市场看看,万一有有用的东西呢?” 说是旧货市场,其实更贴切的说,应该是黑市。 这两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,农村交公粮困难,城市的粮食定量也受到影响,粮食,菜,或者说,各种物资都处在紧缺的状态下。 有需求才有市场,所以旧货市场,应运而生,当然,看着隐蔽,其实也是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,为老百姓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交易,以农副产品为主,但是渐渐的,交易范围也逐渐扩大。 现在是自然灾害的第二年,其实要说是黑市也不准确,这时候对买卖交易还没有严令禁止,只要不是违法的东西,你不举我不报,那就基本没人管。 之间许永泽也悄咪咪的来过,买二斤肉,或者偶尔来卖个野鸡啥的,他那点儿私房钱有一大半都是在这儿攒下来的,所以不算陌生。 许永清没来过,几年没回来,县城有些陌生了,但是今天这一天他也不是干呆着的,找了战友,自己也转了几圈,大致的情况他也摸了个差不多,闻言先皱眉, “老七,你去过?” “我,去过两次,真的,就两次,白天不开,我晚上也出不来,就去过两次。” 当兵后,许永清越发的清冷,身上那股子不怒而威的气势,许永泽也不敢轻易的撩拨, “真的四哥,我真的不经常来。” 许永清倒也不是迂腐,只是下意识的想法,这种地方,没有明文准入文件,却也没有明令禁止,算是擦边监管,也不是完全安全的, 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这种地方也少来。” “嗷,知道了。” 知道是知道了,该去还得去,尤其今天许永清在,不光许永泽强烈要求要去,许知桃也眨巴着眼睛,她也好奇啊。 许永清当然是不想带她,谁家有正事的家长大半夜的带着十三的闺女去这种地方啊? 但是,放她一个人在那个闹鬼的小院,他是更不放心。 “那说好了,你们跟在我身边,不要出声,也不能乱跑,离开我的视线,不然以后你们谁也别想再出来。” “嗯嗯嗯。” “嗯嗯嗯。” 两个人如小鸡啄米般点头,这么光明正大的机会可是很难得,许知桃更是举手保证, “爸爸,我保证,就跟在你和小叔身边。” 回来后她就一直在家里里做乖乖女,说实话,她是真的想放纵一下的,这种黑暗中的隐秘,和乖巧背道而驰的行为,一听就很刺激, “小叔,里面是什么样的,有很多人吗?会不会有人盯着?我们要不要装扮一下,我能买东西吗?” 见状,本来想劝的话,许永清就咽了回去,罢了,还是小孩子,闺女也是难的的有出来的时候,总归他在身边,还是让她高兴一下吧! 现在的黑市没有小说里说的那么紧张,那么规矩严格,谁谁谁,把控了整个黑市的这种情况,也并没有发生,主要现在还是自发性占的多一些,大多人带的也都是农产品。 三个人是想买东西,所以都是空手进去的,许永清一改平时的腰背笔直,走路也不再虎虎生风,后面跟着高瘦的许永泽,和本就瘦小的许知桃,一看就是家长带着孩子出来的,也没有人注意。 许永泽算是熟悉,一手牵着许知桃,一边边走边看着路边的摊子,这市场不是光明正大的,自然也不是灯火通明,有的是摸黑的,有的拎着自家的煤油灯,偶尔有那么几个摊子拿着的是手电筒,就已经是凤毛麟角,让人羡慕不已了。 摊子不少,东西也很杂,走走停停的,卖粮食的有几个,一个是还没有磨的带壳稻子,也不堵,就大半袋子。 一个是一袋子地瓜。 还有两个是小半袋子的玉米面。 许永清看在眼里,但是没停,走到最里面,看到肉的时候倒是停了下来, “兄弟,这是猪肉吗?” 一口大白话,还带着土腥味儿,人家也没怀疑, “这是自家养的羊,前两天上山的时候摔断了腿,这不就给杀了。” 许永清上手翻了翻, “是今天才杀的,咋卖的?就这些吗?” 第(1/3)页